近日,坐落在江川路街道新闵路上的项家宅院来了个“华丽转身”——变身“闵行老街展览馆”并正式开馆。
原闵行老街大致在今沪闵路以东、新闵路以南、横泾西路以西、浦江花园以北这一范围内,历史上曾由南北大街、前东街、后东街、西街、北庙街等组成。清代,这里成为上海地区粮米和棉花的集散地之一,土布、铁木、饮食、茶馆等行业随之形成,闵行已是商业市镇了。
咸丰、同治年间,随着粮米市场的扩大,其他商业也因米行而兴旺,闵行镇得到进一步的繁荣。民国初年,闵行镇以粮米棉花市场为主的商业持续发展,闵行镇成为上海县首镇,花米行、毛猪行,店铺林立,市面繁荣,人称“小上海”。自上世纪80年代起,随着闵行老镇的改造和拆迁,闵行老街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荣耀。但闵行老街延续了数百年的建城史和影响力,仍吸引了文史研究者的关注。
“闵行老街展览馆”所在地项宅,位于新闵路481弄(星河景苑)29号西侧内,由历史文化名人项文瑞之子项镇方1915年前后所建,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。
院内有两栋主体楼,一东一南呈直角构图,以天桥相连,都是砖木结构二层。其中一栋中西合璧式,坐北面南,正面上下皆为长廊。楼前有砖砌围墙小院,东侧建有辅助平房,西侧为长廊,南面围墙两侧转角处均建有角屋。另一栋西式洋房,坐西面东,平面呈“凹”字形。楼前有小院,远门额墙上饰花卉浮雕。由于年久失修,门窗、地板等均有破损,但主体建筑外形基本完整。1999年,被闵行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据介绍,项宅在最大限度还原和保留老街历史文化底蕴的前提下,进行了重新修缮。为了能够更好、更丰富地展示闵行老街曾经的历史风采,今年江川文化馆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了大量闵行老街的相关史料。现整个展览馆分为“黄浦门户”、“群贤毕至”、“实业报国”、“市郊首镇”等十个板块,通过史料和实物展示、场景搭建等形式,展现了闵行老街的历史风貌。走廊上14米长的老街实景浮雕、百年前的石碑、沪闵路通车的史料图片,让人领略老闵行深厚的历史底蕴。
作者:徐敏